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,鄉村振興離不開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帶動。在平江上塔市鎮德勝村,支部書記曾確松一心為公,不但“貼本”為村里辦實事,更是父老鄉親們的貼心人。在他和支村兩委的帶動下,德勝村正朝著建設“湘北第一村”的目標闊步前進。
在上塔市鎮中心幼兒園,德勝村的孩子們無憂無慮地享受著成長時光。嶄新的教室,完備的設施,和城里的學校沒有任何區別。光是幼兒園建設,曾確松就捐出了200多萬元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德勝村支部書記曾確松:我小時候家里很窮,只念了一個小學就上不起學了,我吃了太多的沒有文化的虧,我們脫貧致富,教育就是個基礎,我捐了這兩百多萬,心里是開心的。
德勝村一腳跨兩省,是從湖北通城進入湖南的第一個村莊。由于地理位置偏僻,曾經是出了名的窮村。年輕的曾確松,就暗自下定決心,一定要帶領村民改變貧困的面貌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德勝村支部書記曾確松:那個時候很窮,想帶領村民致富也沒辦法,沒條件,我那個時候就想往外面闖。
經過十多年的打拼,南下打工的他,逐漸成長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。面對鄉親們的熱切期盼,2014年,曾確松毅然回到家鄉,挑起了支部書記這副重擔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德勝村村主任曾紅斌:我們村的書記,他是又要操心,又要帶資進場,是要“貼本”的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德勝村支部書記曾確松:“貼本”也沒有辦法,舉了手宣了誓,我就是一名共產黨員,黨員的初心就是為人民服務,為村民服務。
“貼本書記”是村里群眾送給他的外號,意思是說他帶領群眾致富,為村里辦實事、辦好事經!百N本”。2014年以來,只要是扶貧濟困,只要是村里發展,曾確松都樂于解囊,先后捐出近800萬元。貼本更貼心,他一門心思帶領鄉親致富,提出“三年打基礎,六年上水平,九年創品牌,打造湘北第一村”的工作目標,他成立的勞務公司,每年向外輸送勞務人員2000多人,其中本村群眾400多人,年人均收入達到6萬元。引導全村新發展高山有機茶170畝,發展家禽、家畜養殖大戶3戶,飼養家禽7000多羽、黑山羊300多頭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德勝村貧困戶曾紅根:預計到年底的時候,收入有5-6萬元左右。
腰包鼓了,村民富了,對高品質生活更加向往了。村里請來專家,制定出“一村四美,天然氧吧”美麗鄉村建設規劃,按照“文化建村、生態立村、農業穩村、旅游興村”的總體思路,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在德勝村新農村建設示范點,一棟棟小洋樓整齊劃一,柏油路直通家家戶戶,近200戶村民先后搬進了新居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德勝村村民陳萬叢:村里面集中建這個房子只要31萬,我們自己建房的話,大概要45萬左右。排水管、下水道都是一起搞的,我們很劃算,設計也很滿意。
村民孔鮮花:比以前好多了,以前我們住在上面很不方便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德勝村支部書記曾確松:房子建起來以后,平常有一部分是空置的,像這部分房子就可承載今后的旅客,年節的時候,又能滿足一大家的團聚。
現在,德勝村正科學合理利用山水和歷史文化資源,加快建設民俗學院、抗戰系列遺址、湘北門等十大景觀,完善吃住行等旅游經濟要素,打造名副其實的“湘北第一村”,平江全域旅游重鎮。
平江縣上塔市鎮黨委書記陳鑫:曾確松同志和支村委班子,是我們上塔市鎮黨員干部的標桿和模范。我們黨委政府帶領他們,引領他們,發揮他們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讓這個村越來越好,成為我們真正的一張名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