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1月6日下午,我市在會展中心舉行經濟形勢報告會,重慶市原市長、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、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黃奇帆作主題為“后疫情時代,去全球化加劇、雙循環新格局背景下,中部地區中等城市和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”的專題報告。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李愛武及全體在家市級領導參加了報告會。
報告中,黃奇帆分析介紹了疫情下世界經濟發展趨勢。他說,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形勢,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,在戰術上重視,丟掉幻想,準備斗爭;保持定力,增強信心;守住底線,靈活應對;抓住關鍵,補齊短板。只有把自己各方面的事情做好,未來中國經濟才能乘風破浪、行穩致遠。

黃奇帆指出,我們在“十四五”期間推出內循環為主、雙循環的格局,這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后進入更深層次改革、更高層次開放的必然舉措,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。啟動內循環,要找準自主創新、新基建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要素市場改革和提升居民收入等著力點,集中力量補齊短板、自力更生,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贏得中國經濟更光明的未來。
整場報告視野開闊、內涵豐富,既有理論上的深入思考,又有對工作實踐的具體指導。報告運用大量翔實的資料和數據,對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形勢,特別是“十四五”面臨的發展形勢進行了深入透徹的講解,深刻闡述了中部地區中等城市和廣大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,并對岳陽市和廣大企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獨到的對策建議。

報告會氣氛熱烈,現場聽眾紛紛表示,這是一場高規格、高質量的報告會,對我們正確認識新形勢下出現的經濟現象、深刻理解區域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,助推岳陽建設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很有啟發、幫助和借鑒意義。 |